“神奇纖維”服務國防民生
本文關鍵字:纖維
東華大學松江校區五號學院樓里,有一個神奇的“纖維世界”:踏入其間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“纖維走廊”。只見林林總總的各式纖維,還有它們的歷史:滌綸(又稱“的確涼”),不易變形、易洗快干;錦綸,世界上最早的合成纖維品種,具有良好的強度和吸濕性;丙綸,抗污、耐酸……這里,就是我國纖維和紡織材料領域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——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,它依托于東華大學,源于我國第一個化學纖維專業。
該實驗室主任、中國科學院院士、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朱美芳教授每次面對走廊里的“纖維墻”,總會對自己的學生說:“這里的纖維基本都是外國人的發明?,F在實驗室每個人的責任就是,要讓中國從‘纖維大國’走向‘纖維強國’。”
說到纖維,普通人想到的只是衣服及各類編織物,其實纖維是國之重器,是當今國與國競爭力的體現。朱美芳說,“航天器、飛機、高鐵等高精尖設備,無一離得開纖維。纖維還是老百姓未來‘智能生活’的保障。”這位女科學家講述起東華人與纖維的故事時,自豪地說,“全世界75%以上的化纖由中國制造,不管是碳纖維、納米纖維,還是智能纖維,只要國家發展有需要,老百姓生活有需求,就有東華纖維材料研究人的身影。”
說到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,就要提及實驗室的潘鼎教授。20世紀80年代,他領銜的碳纖維項目組采用國內僅有的棉漿基纖維素為原料,苦戰4年,最終成功研制出性能優越的航天級高純粘膠基碳纖維,為航天器飛天提供了關鍵性技術支持。
現在,實驗室的同仁又為中國的航天夢制造出高性能纖維網格材料及產品。陳南梁教授研制出玻璃纖維網格材料,作為一種關鍵創新材料已成功應用于我國“天宮一號”“天宮二號”“天舟一號”航天器,該技術不僅極大地提高了太陽能電池的發電量,而且大大地降低了電池翼重量。
模擬月球環境的月壤玄武巖纖維制備技術目前在國際上仍屬空白,針對這一難題,朱美芳團隊正開展集中攻關,并成立“地外纖維實驗室”(Space Fiber Lab),為未來月球基地建設任務提供技術儲備和纖維結構材料支撐。
實驗室里,科研人員面對著試管,反復實驗著……
中國家紡產業網尊重各行業網站及各通訊員之版權,如發現有本網未署名而刊登您的稿件,請與我們聯系。中國家紡產業網熱誠歡迎家紡行業相關人士成為本網通訊員,請點擊登錄注冊。
上一篇:可以穿在身上的“糖”你了解嗎?快來認識一下PLON纖維
下一篇:最后一頁
評論排行
- ·南通家紡城“新”在哪里?(0)
- ·登喜鳥家紡 給你清爽一夏(0)
- ·紡織企業突圍之道 品類...(0)
- ·富安娜家紡多舉措破行業慣例(0)
- ·8月19日棉花市場報價參考(0)
- ·8月19日全棉特闊磨絨布13...(0)
- ·8月21日全棉特闊磨絨布12...(0)
- ·9月13日全棉坯布價格行情。(0)
- ·9月16日蕭山美邦錦綸切片報價(0)
- ·紡織業污染調查報告發布...(0)
- ·展望2014年:在節能減排...(0)
- ·紡織企業復工之際 安全...(0)
- ·佳萊家紡(0)
- ·床品專委會:堂皇家紡董...(0)
- ·質量為本、標準引領走出...(0)
- ·家紡私人定制勢不可擋(0)
- ·紡織大事記 回顧2016那...(0)
- ·企業上“云”賦能制造業...(0)